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月光底下的人們以各種方式度過,中國的元宵佳節(jié),月圓人團圓,成為記憶中的永恒。
每年都在過元宵節(jié),在這一天,最起碼一家人一人要吃上一碗煮元宵,也就兩三個元宵,就想喝點元宵湯,每年都有不一樣的感覺。自從成家以后,特別是有了孩子,我更愿意在過年的時候,買上兩個大紅燈籠,從初一一直掛到十五,就要一種感覺:紅紅火火的感覺。這幾年孩子大了、上大學了、工作了,但掛紅燈籠的習慣一直保持著,同時自從進了城市,心里老像缺點什么,很是留戀在老家時、小時候的元宵節(jié)。
記得小時候,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前,我不知道城里人怎么樣生活?農(nóng)村人的生活用清苦描寫,一點也不為過。同時,記憶中的人們都很有精、氣、神,父輩勤勤懇懇,孩子們聽話懂事。我覺得我很幸運,中心小學、中學就在我們家門口,跑步一分鐘就能到學校。平時生活盡管清苦,但過年還是覺得有滋有味,似乎父母將所有的好都集中到過年,讓家人有一次美的感覺、聽覺、視覺盛宴。全家人的衣服從頭到腳、從里到外都是新的,有些衣物:像內(nèi)衣、鞋子、襪子還是父母親手做的,因為裁剪縫老父親也是要搭把手的,穿到身上,那種新新的感覺,貼著肌膚,美美的,你說這種感覺美不?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,鞭炮聲會不絕于耳,那就是年的味道,那時還不知道安全環(huán)保,還沒聽說過霧霾,鞭炮聲大年三十晚最集中,其他時間,三三兩兩、不緊不慢,總之你知道人們正在悠悠地過年,你的聽覺不會騙你;過年的白米細面、大肉大魚、精致手工,平日里是很少見的,只有村里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。
記得那時的大年初一,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,吃好喝好,族里、村里人相互拜年,人們忘記了昔日的嫌隙,通過走動、談心、輕松化掉了一切的不快;初二就開始大拜年,首先是外公外婆舅舅家,隨后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的,我以前是跟父母去,父母現(xiàn)在年齡大了,我們就自主出行,看看親戚家的變化、發(fā)展,同時互通信息,取長補短,結(jié)婚快三十年了,我每年都會到處走走,回來以后滿心高興,投入新一年的工作、學習、生活。初十左右,老母會蒸上一鍋雞娃饃,盡管統(tǒng)稱雞娃饃,其實里面有各種動物、各種寓意的實體,把自己對生活的期盼全部通過雙手變換成各種形狀展現(xiàn)出來,那些雞娃饃放在那兒,是那樣栩栩如生,讓人不忍心下口吃掉。記得到了黃昏,只要在正月十五以前,老母會給我們姊妹分派任務,三兩一伙,去到村里有小孩的人家,三歲以下的小孩,一人一個雞娃饃,一人一個蠟燭,寓意新生命的力量,從孩子一歲送到三歲,一個小孩都不會拉下。我想村里人真智慧:一個小雞娃饃,一支小蠟燭,就讓兩家人心里暖暖的,讓人看到希望,畢竟孩子讓人喜悅、讓人高興、讓人干勁滿滿。這件事在我印象里最深刻,這是我們村人的人情味,這種人情味一代一代傳下來,成為一個村子情感的紐帶。
同時正月十五晚上,我們出門時,手里會拿一種叫星星眨眼的煙花一類的燃放物,多小的孩子拿上都不會有安全事故。點燃以后,就和燒香一樣。不過它釋放出像星星一樣的火星,小孩拿在手里舞著、跳著、跑著,就如同銀蛇在動,色彩斑斕,如夢如幻,一個村子一個村子逛著,把快樂、希望傳遞給村子每個孩子、每個老人、所有的人們。
一般情況下,村里在正月十五會搞一些民間活動:扶老桿、走高蹺、扭秧歌,全村老少齊動員,好不熱鬧,這些活動一般就把過年的活動推向了高潮。過完十五,農(nóng)村人年才算過完了年,就該轉(zhuǎn)入正常生活。一年之計在于春,他們就開始忙碌地里的活,年過完了,他們帶著激發(fā)出來的激情,理所應當?shù)厝樯畋疾ā?/span>
我為中國老祖先驚嘆、叫好,他們在一年四季、季節(jié)變換之余,從年頭到年尾:有春節(jié),讓人們除舊迎新,通過拜年走動,增進情感;清明節(jié),讓人們思念、祭奠故去的親人、寄托哀思;端午節(jié),讓人紀念先賢,心有所屬;八月十五,吃月餅,和正月十五遙相呼應,同時聽老人說,正月十五若是晴天,能夠賞到一輪圓月,八月十五也不例外,也會有一輪明月如期赴約;勤勞、善良、勇敢、質(zhì)樸的人們就這樣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將生活的年輪滾得越來越圓,越來越明澈,越來越有希望……